摘 要: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党总支委员会、行政班子、教授委员会、二级教代会必须“四位一体”,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才能保障学院的平稳、良性发展。分工会作为二级教代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在二级学院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分工会主席的作用发挥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当好分工会主席必须明确分工会所处的位置,并在工作实践中牢记使命,不断学习、研究,扮演好“三个角色”,做好“五种人”。
关键词:高校 二级学院 分工会主席 素质
在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暑假工会工作研讨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徐涌金作了重要讲话,他对新一届二级分工会负责人提出了“扮演‘三个角色’,做‘五种人’”的殷切期望,同时也对工会干部提出了“知业、敬业、乐业、善业、优业”的五点工作要求。可以说,徐书记对如何当好二级分工会负责人指明了方向,他提出的期望与要求明确且意义深远,值得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
一、找准二级学院分工会的位置
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践中,推进“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1]的高校管理模式已成为普遍的共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学院制改革。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背景下,二级学院的治理结构也逐步发生着改变:二级学院党总支委员会为政治中心,行政班子为指挥中心,党、政既分工又合作,通过建立“党政联席会议”的决策机制共同负责学院工作[2];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发挥“教授治学”的核心职能,“治学科”、“治学术”、“治学风”和“治教学”,对学院的学术事务进行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参与学院民主管理[3];二级教代会是高校教代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二级学院教职工广泛和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手段和实现自己民主权利的组织保证[4]。在二级学院的治理结构中,党总支委员会、行政班子、教授委员会、二级教代会必须“四位一体”,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协调、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才能保障学院的平稳、良性发展。
如何当好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主席,首先要找准二级学院分工会的位置。根据教育部、中国教育工会1985年1月28日颁发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工会委员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在党委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工作。二级教代会是学校教代会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是学校二级单位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学院分工会是二级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在二级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分工会作为二级教代会日常工作机构,不仅承担着二级教代会具体组织和协调工作,还要负责处理闭会期间的各项事务。只有分工会把二级教代会工作列为自身工作重点,把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结合起来,把二级教代会有关决议的落实、检查、督办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才能真正构建二级教代会制度运行的长效机制,因此二级学院分工会在学院的治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二、扮演好“三个角色”
正是由于分工会在二级学院治理结构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分工会主席的作用发挥显得尤为重要。当好分工会主席要学会扮演“党政的助手”、“群众的领袖”和“民意的代表”三个角色。
1、党政的助手
二级学院分工会主席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在政治上与党委保持一致,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把分工会工作的任务、要求、困难和问题放在学院全局工作中去研究、思考和把握,当好学院党政的助手,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建设好和谐的学院氛围。分工会主席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教授、青工、女工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等形式听取教职工对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意见建议,使教职工代表有针对性地围绕学院的重要工作出谋划策,使学院的重要决策更具科学性,更符合民意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分工会要通过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座谈会制度,使分工会充分发挥党政的助手作用,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学院民主政治建设水平。
2、群众的领袖
主席不仅是职务的名称,而且承担着广大教职工的重托和期待,分工会主席应该是学院教职工群众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分工会主席要做到大事微观,小事宏观,见困难要上,见荣誉要让,做到多服务、多贡献,先人后己,不谋私、不谋利,宽以待人,这是分工会主席应具备的素质和应担负的责任。
3、民意的代表
分工会主席身处基层,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纷繁多样的矛盾。分工会要紧紧围绕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实反映教职工的意见、愿望和利益要求,切实负起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责任。
三、做好“五种人”
二级学院分工会主席除了要扮演好“三个角色”,在具体的待人处事、工作过程中要做好“负责人”、“有心人”、“知情人”、“主持人”和“代言人”。
1、负责人
分工会主席就是主持分工会全面工作的“负责人”。分工会主席是二级学院教代会的参谋长,教代会决策的实施者,同时又是分工会日常工作的总管家,他承担着工会内部事务的组织协调、外部事务的联系交往和日常事务的处理, 里里外外一把手,是分工会正常运转的“轴心”[5]。在加强分工会自身建设方面,分工会主席要主动谋划,以身作则,当好表率。
2、有心人
工会是教职工的“家”,工会干部是教职工的“家里人”,广大教职工普遍希望工会干部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在他们思想有“疙瘩”时,能与他们促膝谈心;在对学院政策、措施不理解时,能为他们释疑解惑;在发生矛盾纠纷时,能为他们出面调解;在发生暂时困难时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工会主席要做个“有心人”,要经常深入教职工,通过与教职工的恳谈和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比如,分工会在节假日对困难教职工进行慰问,当教职工生病时进行探望,当教职工生育子女时进行祝贺,等等。通过这样的日常小事、琐碎之事拉近与教职工之间的距离,树立分工会在教职工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3、知情人
2008年11月中国计量学院出台了《中国计量学院分工会主席参加或列席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原则意见》,从制度上规范了分工会主席直接参与二级学院民主管理的渠道,保障了分工会主席的知情权。在了解“上情”的同时,分工会主席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倾听教职工的心声,掌握“下情”。只有当好了“第一知情人”才能当好学院党政与教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
4、主持人
一方面,分工会主席要主持好分工会的全面工作,保证分工会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在二级教代会召开期间,要当好教代会的主持人,保证教代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既定的议程安排;最后,还要在二级教代会闭会期间,主持和处理好教代会的各项事务。
5、代言人
由于分工会主席参加或列席学院的党政联席会议,代表教职工参政议政,因此教职工对分工会主席的期望值更高,要求分工会主席认真履行职责,为教职工说话、办事,不辜负教职工的重托。为此,分工会主席要当好教职工的代言人,在党政联席会议上主动反映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反映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学院党政领导了解学院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听到教职工的呼声。通过源头参与,使广大职工的正确意见、呼声和要求能够及时准确地体现到各项改革措施和决策中去。
参考文献:
[1]魏雷东.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公立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26—27.
[2]徐献忠.大学二级学院领导体制探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9):98-100.
[3]张君辉.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论析[J].教育研究.2007(1):72-75.
[4]吴学松.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2(1):55-57.
[5]陶孟明 邢乐澄.论高校工会主席[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