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师德师风评议机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1-11-15 作者:杨广军 杜建雄 楼洪梁 来源:

      摘  要: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构建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议机制,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和收到实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高校  师德师风建设  评议机制  制度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相关研究也很广泛。本文以高校二级学院师德师风评议工作为着眼点,从评议组织工作、测评体系构建、评议程序、评议积分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评议机制,从而为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管理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一、构建高校二级学院师德师风评议机制的必要性
      (一)师德师风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无疑需要依靠教师道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在以往的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更多关注学习、教育、典型示范等手段的运用,对于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制度规范、约束和引导的教育作用重视不够。构建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议机制,有利于拓宽工作视野,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开辟了新的工作途径。
      (二)师德师风评议机制的建立可以综合体现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具体要求,把一些比较原则、抽象的,或者分散在各种制度中的师德要求都集聚在一起,并对评议指标和评议标准进行必要的具体化、规范化处理,为考评工作提供直接的判断依据,从而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起到实效,为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工作机制。[1]
      二、师德师风评议组织工作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的基层教学单位,负责本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落实和师德师风评议等工作的组织实施。二级学院师德师风评议工作小组一般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会主席、系(学科、党政办、学工办、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等组成,书记、院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
      同时,要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高校和二级学院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评议办法。
      三、测评体系的构建
      如何使师德师风评议由“虚”变“实”,更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评价,首先要明确高校师德师风的基本内涵要素,其次要根据基本内涵要素建立一个科学的测评体系。
      高校师德师风的基本内涵要素应包含如下几个层面的解释,首先是如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所说的:“为人师,必须具备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所谓“智如泉涌”就是你的智慧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即师德之基——学高为师;而“行可为表仪”就是你的思想言行能够做别人的榜样,即师德之本——身正为范;第三则是师德的新时代内涵,师德之魂——爱与责任,原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要把爱与责任放在师德建设的首要位置,在教师的素质中,责任素质起到核心和统领的作用。[2]
      在前人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笔者概括了高校师德师风测评指标的基本类别及各自内含的具体内容,初步构建出如下师德师风测评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师德师风测评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观测点

评分标准

师德之魂:爱与责任

25分)

热爱学生

10分)

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

4

3

0~2

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学生严格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

4

3

0~2

爱岗敬业

15分)

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5

4

3

0~2

乐于从教,勤奋工作,发扬奉献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5

4

3

0~2

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4

3

0~2

师德之基:学高为师

45分)

严谨治学

15分)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5

4

3

0~2

树立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