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女教职工队伍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0-03-08 作者: 来源:

      摘要:本文阐述信息学院女教工在教学工作、家庭、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女教工的发展,充分发挥她们在学院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便学院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为女教工在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女教职工;教学;管理;发展

      一、序言
在“男女各顶半边天”的今天,现代女性,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份力量。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女教工28人,是信息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教职工对于教学、科研、管理的态度也将直接会影响到学院今后的发展。

      二、情况分析
      据调查,目前学院女教工中以中青年为主,20至35岁的占到53.6%,35至50岁的占到46.4%;32.2%已经具有副高职称,51.2%具有硕研学历;80%以上的女教工从事的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工作,其他女教工则是行政、党务工作与教学工作两者兼顾。其中2位女教师为院级领导,4位女教师担负这两个学科的教学管理工作。从这个结果看,如何稳定中青年女教工队伍,切实提高她们的教学、科研工作的水平对学院今后的总体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教学科研
      社会目前普遍认知:高校教师工作特别的轻松,还有寒暑两个假期,有很多可以自主的时间,不像社会上的其他工作,朝九晚五,由不得半点空隙,其实差亦。作为高校女教师,她们目前主要工作就是教学、科研与管理,同时对自己的定位也是较为明确的,高校的女教师不但在教学方面过得去,而且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虽然会有主观智力、能力与客观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然而她们的热情并不亚于男教师。
      时代的进步,孕育着现代女性可以合理而快速处理事务,已从家庭负累中逐步解脱出来。她们突破了传统认知的束缚,有时间、有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对于学校每年所设的各种类别的课题都会积极准备,认真申请。信息学院的陈小竹、陆慧娟、金宁、王秀敏就是通过多年的努力积累,多次获得省厅级科研项目,包括省级重大专项课题。
      有些女教工特别擅长于教学工作,她们担负着学科大量的教学工作,每年教学质量等级考核为A,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积极参与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教改课题的研究,获得多项奖项以及校级的教学成果奖项。因为投入精力的分散,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力量有待于提高。有半数以上的女教工认为自己科研或管理水平只是处于一般水平或薄弱水平。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大多数教师认为自身必须要不断充电,终身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女教职工在自己的工作时间之余,腾出一定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力求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体而言,女教工在科研能力方面还是相对薄弱的,只有10.5%的女教工会把平时更多的时间用在科研上,但是她们自主性与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学校要从教学型大学转变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应注意这一方面的动态,不能忽视广大女教工的科研作用,积极为广大女教工多创造条件,激发她们的科研热情,把她们培养成为学院科研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为学院最终完成这一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家庭与事业
      家庭是社会构成不可缺少的基本单元。现代女性的婚姻生活幸福与否、家庭和谐与否、子女健康发展与否,直接影响到她们事业的发展。只有家庭生活稳定美满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现代完美女性”的定义也更加完整了,不再满足于“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贤妻良母型女性,倾向于“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两者能做很好的兼顾”,这才是现代完美女性的标准。女教工都充分认识到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也正正在朝这一目标而努力。
      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女教工认为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是很幸福的,对于工作中的成绩和困难,会经常与家人尤其是丈夫沟通,获得对自己成绩的肯定和对于一些问题的多方面分析,从而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一部分女教工,工作状态相当好,对每一项工作都充满热情,她们的教学态度良好;科研态度积极;工作有计划性,每一项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一旦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她们处理问题的心理承受是相当出色的。
      现代知识女性已经摆正了家庭的位置,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她们对自己作用的认识也日趋理性。提出了口号:既要注重家庭,又要提倡自己在事业中的独立性,在工作、生活中成为一名女能人。

      五、管理工作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学院几乎所有的女教职工都曾担任或正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有的是同时兼任两个以上班级的工作,还承担学科的教学管理工作。
      教师应该是个行动的研究者,老师不但要做个有思想的人,还要敢于行动探究,大胆实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育管理方法。同时,要保持理智的头脑,多反思,多总结。教育的空间的开阔的,永无止境的,他山之石,值得借鉴,同时需要在其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在好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属于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才会在教育道路上一往直前。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单纯用“压”的方法来管理是不可行。要学会抓准他们的心理特点,缩短心距,富于技巧地去把持他们的心理动态,调动积极性,来共同管理集体,优化个人的行为品质。
      心细和蔼有耐心是女教师的强项,正因此,她们认为教师要育人,首先要育己,树立起自己的教育信念,调整和提高自己的工作心态,真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同时还要在面前树立一种威信,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首先,是热爱。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生。奉献是必要的,付出是正确的。
      其次,是享受。工作有很多种,有的人三心二意,有的人一心一意,有的人全心全意,有的人投入忘我,当工作达到了最后所说的这种境界,工作就成为了一种人生不可或缺的需要,成为了一种享受。人生的整个过程也是一种享受,要享受人生中所有的快乐。大多数教师认为教书是享受,育人是享受,学校管理是享受,工作是享受,生活是享受。只要能经常强化享受这根神经,就能让自己经常站在享受这个点上,来寻找享受的理由,体会享受的快乐。经常是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于某一种事情。
      再次,是立体地做事。不少教师特别是教授,同时承担这几项兼职的工作,如何处理好这些事情的呢?很重要一个环节,就是她们能处理好人与事件的关系,就是学会“弹钢琴”,有个轻重缓急,预先在心中先有个琴谱,也就是规划,不被事情牵着走。
正因为女教师负有的天性,让她们在教学和管理育人上得心应手,取得很好的成绩,有50%的教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教学管理先进者。很多女教师一直和学生们搭建沟通的桥梁,保持着良好的师生情谊。
      通过调查,有68.3%的女教工对目前自己在学院的工作相对感到满意;21.7%的人对目前的工作感到一般。尽管学院女教工对目前自己在学院工作的满意度这个问题上态度不一,但都愿意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投入充分的精力。因此,学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多倾听女教工的意见,融洽女教工与学院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学院的发展与壮大。

      六、健康与娱乐
      作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青年一代的重要任务,工作强度较大,势必与教师的身体健康与否息息相关。在参与调查的女教工中,通过学校近几年的体检情况反映:有40%的人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这主要体现子年轻教师之中;有60%的人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一般,经常出现比较疲乏的状态。有70.3%的人只是偶尔或一般不参加体育锻炼。提及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时,回答主要是“工作忙,家务多,照顾小孩,抽不出时间”。至于目前的心理状况,大部分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属于“很好”或“较好”,心理状态属于“健康”或“亚健康”。
      由此可见,学院应该多采取一些必要的人文关怀,关心女教工的心理状况,适时地为她们减压。经常定期开展一些娱乐性强的体育运动,督促广大女教工培养起锻炼的意识。大部分女教工愿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参与学院组织的活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七、对策及建设
      综合调查结果分析,学院女教工队伍目前相对稳定,在学院领导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为女教工的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女教职工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于自己在事业和家庭中的定位符合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女教职工的权益和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领导重视,营造良好氛围。领导重视是解决好学院女教工发展的关键因素,应从各方面都给予了女教工诸多的关怀与帮助。希望学院领导能够一如既往地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定期召开面向女教工的座谈会,听听她们的想法、看法,让她们进一步感受到学院对她们的关心与重视,重视女教职工的培养和成才,确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在学院营造起更好的促进女教工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制度,体现女工委的权限。让女工委深入调查,将有特殊需要的女教工(如家庭相对困难,身体状况、心理素质较为薄弱等)建立档案,定期走访,代表学院解决实际的问题。关心她们切身利益,从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住房及子女入托上学方面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安心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从细微处入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女教工较之于男教师,身体与心理都比较脆弱,情感上比较敏感。工会可以定期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促进心理健康。开展文体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每年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要求学院女教工加入,同时也可以邀请她们的家人参与,如家庭联欢、家庭才艺大赛等,融洽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