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教职工: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校工会、科研院联合材化学院推出第九期教授学术分享会,邀请陈达教授开展学术分享与交流,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2024年10月31日 14:00
二、地点:教授文化长廊活动室(格致南楼二楼)
三、主题:面向绿氢产业化生产与应用的高性能催化材料与前沿技术
四、主讲人简介:
陈达,男,现为中国计量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2021-2023年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2022和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绿色能源与催化材料研究团队负责人。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导师为长江学者、国家基金委杰青获得者计剑教授;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2009年6月加入中国计量大学工作至今。期间,201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一年;2019年在英国拉夫堡大学访学6个月。研究领域为绿色能源与催化材料,近些年团队主要开展高效低成本非贵金属基催化材料及其光/电催化应用、以及高性能电解液和电极材料及其宽温域金属离子电池应用等相关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质检公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在Chem. Rev., Chem. Soc. Rev., Energy Environ. Sci., Anal. Chem, ACS Nano, Mater. Today, Chem. Eng. J.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9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第一发明人),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16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五、主要内容:
氢能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理想能源,近些年围绕氢能源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我们国家发布了从2021-2035年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以说氢能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大背景下,近几年我们团队将研究工作聚焦于“绿氢催化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绿氢制备高性能催化剂、绿氢制备技术、绿氢储氢技术和绿氢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工作,为我国氢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六、报名方式:有兴趣参加的教职工请于10月31日9:00前使用钉钉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主办:校工会 科研院
承办:材化学院
2024年10月22日